TikTok停服,美国政客却很安静,两点原因正让他们作茧自缚

九游网络公司
新闻动态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九游网络公司 > 新闻动态 >
TikTok停服,美国政客却很安静,两点原因正让他们作茧自缚
发布日期:2025-02-05 03:35    点击次数:136

美国时间1月19日,TikTok宣布暂停在美国的服务,然而这一消息并没有在美国政界和媒体界引发预期的热烈庆祝。

按理说,他们目的已达,为何如今却集体噤声?原因在于,美国意识到自身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只能选择低调,否则,特别是美国政客,将面临国内民众强烈谴责的风险。

美国政坛如今进退两难,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

美国民众普遍依赖TikTok进行娱乐和情绪宣泄,其突然下架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令许多人感到沮丧,仿佛失去了重要的快乐源泉。无论人们如何评价TikTok,它在美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情绪释放渠道角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一位美国网友抱怨,她在Instagram上分享祖父母70多年前被贩卖到美国的经历,却被平台全面限制,部分内容甚至消失。然而,她在TikTok上却能顺利发布这些内容,并成功联系到其他幸存者的后代,共同追忆那段不幸的往事。

不少美国网友近日在X平台和小红书上表达了不满,认为失去TikTok后生活变得索然无味。例如,一条高点赞数的帖子就评论道:“自由的美国,竟然禁了TikTok,太令人失望了!”这反映出部分美国民众对政府禁令的失望情绪,以及TikTok在其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美国知名媒体VOX总编斯瓦蒂·夏尔马在今天发表的文章中感慨,TikTok不仅能激发人们创意,制作花式冰咖啡,追求艺术和娱乐,还能让人们浪漫生活,保持积极心态。它既是重症患者的快乐源泉,也是人们排解悲伤的出口,更是孩子们的天地,孤独者的精神寄托。

除了精神层面的满足,TikTok的兴起也带来了切实的物质利益。大量美国普通民众,甚至底层人士,通过创作内容获得了收入,部分人甚至实现了财务自由,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况。

一位退役美军士兵近日在TikTok上分享了他过去一年多的收入,总额超过30万美元。他坦言,如果没有TikTok平台,他不可能过上如今舒适的生活。这说明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一些退役军人新的收入来源,也反映出网络时代对传统职业模式的冲击。

美国商业咨询机构NeoReach 2023年的数据显示,TikTok网红平均年收入高达131874美元,远超美国普通民众的收入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高收入网红中,许多人最初也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普通人。

美国TikTok网红收入远超预期,超52%的博主年收入超过1.5万美元,更有34%的博主年入超过3.5万美元。这意味着,即使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就业市场,成为TikTok博主也能有效帮助普通人减轻经济压力。

AgoraPulse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超过十万名TikTok头部网红每条视频的收入就能达到150到3500美元,这还不包括品牌合作和付费内容收入。这意味着他们年收入轻松达到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美元。此外,粉丝量过万的TikTok网红数量在50万到70万之间,他们的年收入则从数万美元到数百万美元不等。

TikTok已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网红营销平台,占比高达69%,远超Instagram(47%)、YouTube(33%)和Facebook(28%)。如今,它更是Netflix和NBA等巨头的关键宣传渠道,即使面临下架风险,美国四大主要体育赛事在TikTok被关闭前一天仍平均发布了数十条宣传视频,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与此同时,TikTok也是美国手机应用内购榜单前十名中唯一一款非游戏应用,这说明美国用户十分乐意为购买“TikTok硬币”并在平台内消费而付费。

中国军事评论员陈卫华以其强硬的风格闻名,他在多西的推文下评论道:“多西,你毁了民主党的未来”,此言颇有火上浇油之嫌。

TikTok若彻底退出美国,仅失业率一项便足以令美国政府头痛。数万名TikTok员工、数十万网红及其直接、间接关联的数百万人就业将受到冲击,后果不堪设想。

TikTok的创作者收益机制远超其他社交平台,这让众多网红难以在其他平台复制既有收入。这种潜在的巨大经济损失,将成为美国新政府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

小红书席卷美国的“红色风暴”持续发酵,截至1月19日,它仍雄踞美国应用下载榜首。路透社数据显示,其日活跃用户已达340万,几乎比肩一些美国主流应用。此前外界对其的“昙花一现”预判显然失算,小红书的全球吸引力持续增强。

这出乎美国政界意料之外,反而打破了大多数美国民众与中国人交流的屏障。TikTok的封禁,本意是阻隔,结果却事与愿违,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美国媒体美联社报道称,由于TikTok禁令,大量用户涌向小红书,形成了抗议浪潮,这意外催生了中美网络空间中一股罕见的“友谊”热潮。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也是TikTok上粉丝数最多的媒体)报道称,美国用户在小红书上受到了中国用户的热烈回应,这些回应既有惊讶,也有好奇和兴趣。

中美两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互动频繁,宠物照片、育儿经验等日常分享成为桥梁,甚至连泰勒·斯威夫特的粉丝也迅速跨越国界,找到了彼此的同好。

NBC动情地描述道,这是难得的“直接连接时刻”,两个平时因语言、文化和国家利益而彼此隔绝的独立线上世界,因此得以短暂沟通。

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的农民凯蒂·劳森,已经学会了在小红书上保存食谱。她告诉NBC,打算亲自去中国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选择小红书的原因很简单:由于TikTok面临封禁,她索性直接使用中国的应用程序。

NBC报道提及中美两国民众交流了生活成本、医疗等方面的经验,但并未详细说明这种“对账”具体是如何进行的,这一点值得进一步探究。

美国媒体对此事几乎集体保持沉默,鲜有详细报道。相反,他们更关注中国网民如何在美国社交媒体上澄清关于中国的各种误解和谣言。

一位中国学者接受NBC采访时表示,这波事实核查的效率远超传统外交多年的努力,她认为,直接向美国民众展现中国的真相,比传统的辟谣方式更有效。

随着中美网友在小红书等平台互动增多,许多关于美国的刻板印象正逐渐被打破,这直接影响了美国民众对其政府的信任。具体事例本文暂且不表,但这种趋势已十分明显,美国国内对政府的信心正在动摇。

美国正经历权力交接的关键时期,政界自顾不暇,而“对账”事件也尚未在美媒引发更大关注,所以短期内小红书应该还能保持安全。

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穆莱纳尔和共和党众议员麦考密克分别公开表态,暗示小红书可能步TikTok后尘,面临美国政府的出售要求。《观察者网》援引《商业内幕》和《纽约邮报》的报道,证实了穆莱纳尔的言论。麦考密克接受《NOTUS》采访时也明确表示,美国国会将采取与针对TikTok相同的行动来处理小红书。

小红书的增长红利期仍将持续,但关键在于:他们能否抵御竞争?他们是否真正理解美国普通用户使用这款他们难以理解的社交软件的深层原因?

TikTok事件暴露了美国民众日渐增长的逆反情绪,这种情绪如若持续被类似事件激化,很可能演变成一股强大的反弹力量,给美国政坛带来难以预料的政治风险。

最终,我想用NBC报道中的一句话来总结:看到素不相识的人,曾经可能彼此误解,如今却能平等交流,互相渴望了解,这种场景让我深受感动。